找到相关内容146篇,用时6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止观-如来禅

    赞叹,为诸菩萨说大乘经,名无量义教菩萨, 佛所护念。佛说大乘法,教化菩萨,是圆教之究竟。这究竟,应在天台判教中之第四时。圆教以般若观空,直显实相三千,此为法华禅六瑞示相,入不可思议境。又法华经序品...﹍身得度者,即现比丘﹍﹍身而为说法。虽然天台教观纲宗十乘观法,究竟于观心禅境;可是,大悲宏愿济度众生,既不染一尘,也不舍一。可证知,天台禅教并重,是世尊遗教之正法宗门。佛法即妙法,法华经偈赞曰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3860564.html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

    ,此智观察不可称境。离言绝虑,绝待圆融,智不可称,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。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;于此有疑,名不了不可称智。  (3)怀疑佛的大乘广智。 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,知之穷尽,名为广智。此智亦名...宗法门后,悉皆捐弃先前之业,曰:“是皆业习,非究竟,吾其为西方之归。”②从此一意精修念佛,每日礼佛千拜,临终站着往生。清代彭绍升居士,弱冠及第,信奉念佛法门后云:“从今以后,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,作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860593.html
  • 谈心之回归

    的第二个轨则。  (三)坐如来座——一切空是  空即缘起,缘起即不生灭;不生灭即如如,住于如如之境,即为坐如来座。  佛以不生灭究竟因心修行,证不生灭之佛果,自住不生灭之首楞严大定。当然,度众生也...有一实众生可度。如是才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。  只有坐此空座,以此缘起不生灭的究竟而度众生,才能究竟的度众生,令众生能得究竟的解脱。  若执有一众生可度,则起傲慢之心,有此傲慢之心,我慢山高,法水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1862541.html
  • 禅话

    。明此无念之心、保持此无念之心者,皆禅门分内事,此谓修禅。舍此若更有作为、有感觉、有境界者,即是外道禅定,即是不究竟。纵使得益一时,以不究竟故,其定力有一定限度,过若干时,或若干劫後,依然再起念堕落...最高果位日阿罗汉,或辟支佛。悟我、二空之真理,心体湛然,分证真如者,为大乘禅。证此者,其最高果位曰菩萨。知我心本来清净,不属迷悟,原无烦恼,福慧俱足,不假外求。此心即佛,无俟修为者,为最上乘禅。证此者...

    方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763883.html
  •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——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

    对念佛法门推崇有加,把持诵法华经视为金刚舌,可以缘经一念万境平,这是他以诗论经的典型。  五、结语  禅宗以“不立文字”为重要宗旨,般若实相以离文字言诠为究竟。然而大乘经典开出方便法门,禅宗也由...也有大乘不二,文  字与道合一的观点。禅宗初期藉教悟宗,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仍可依傍经教,达摩之  后,教禅分立,“不立文字、教外别传”的禅门宗风已然有不同的面貌,然而到宋代何以  产生文字禅?唐代...

    萧丽华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864081.html
  • 王恩洋: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释论(1)

    一本来寂静自性涅槃,即无为,法性真如,一切有情平等共有。由不悟此,起惑轮回。悟人彼故,断惑转依。二有余依涅槃,诸修行者断惑证真已至究竟,苦依未尽,有余漏身,如阿罗汉未人涅槃,还同众生受身苦故。三无余...故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,非非法也。不可取者,不可执取言说以为实法。不可说者,说不止于言谈,要离说而观其不可说之义也。非法者,非可以是为究竟。非非法者,方便门中顺实法故。下复释言,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74565411.html
  • 唐君毅《谈中国佛学中之判教问题》

    遥远,然后释迦对这些人说声闻、缘觉为究竟,而有三乘之别。其实只有由菩萨乘至佛乘之一乘法,才是究竟。此涅槃天台华严的看法及唯识法相的看法,是相反的。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,却有著同样的精神,即是把看似矛盾...疏解多只是就汉晋之注疏加以整理补充,而无甚新贡献。因此,在隋唐时期,中国原有的学术,无论儒、道,皆无法与新兴的佛学,一较长短。  佛学在中国兴盛了一千多年,究竟有什么样的问题贯注其间呢?一般讲佛学的书...

    唐君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3965928.html
  • 黄檗希运祖师《传心法要》直指

    无心,做到处处无碍,那么就是究竟究竟圆满了。  “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。累劫修行终不成道。”  直心是非常重要的,修道的人若做不到直下无心,不能成道。有的人问:禅宗的德怎么样?我们开悟的人有什么特征?...覆盖,就知道。不落覆盖就是作功夫,就是修行。因为这个体和佛一样的,如果你这个体一直不受覆盖,你就会圆满究竟,你就会圆满道业。  “遂将心觅法。不知心即是即是心。不可将心更求于心。历千万劫终无得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1065995.html
  • 马祖“大机大用”蠡测

    宗”是指此法门“正直舍方便,但说无上道”(后秦译《妙法莲华经》卷一《方便品》),在根本见地上直接站在性相一如、空有不二的清净心体中开示究竟,而不做那些我而无我、二而不二等转转升进的方便说;在方便施设...八《梵行品》)所开示者是此法门,在《维摩诘所说经》中借助维摩诘居士默然宴坐所显示者是此法门,在《金刚经》中宣说“是平等,无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966357.html
  • 僧叡思想研究

    法华经》之地位。僧叡云﹕  「华开方便门,令一实究竟,广其津途」(注72)。  「方便」即随方因便,利导众生,佛法称之为权宜,指  对不同程度之众生,采取相异之教法。「究竟」犹言至极,  亦即最高深...为权),究竟不变之(名之为实),因众生根器互  异,故利导之法亦不相同,此权实之教乃为佛陀化导众生之  特色。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,而对治烦恼之方亦有八万四千  法门,僧叡云﹕  「然其大略皆以适化为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970918.html